<rp id="ndxbp"></rp><b id="ndxbp"></b>

      1. 當前位置:首頁 政策解讀

        省科技廳、省財政廳《關于進一步優化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和資金管理的通知》解讀


        發布日期:2019-03-06 08:45來源:發展計劃處 閱讀次數:

            為充分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切實減輕科研人員負擔,2019年2月28日,省科技廳、財政廳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優化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和資金管理的通知》(豫科〔2019〕32號,以下簡稱《通知》)?!锻ㄖ肪o扣《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 提升科研績效的實施意見》、《國務院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國發〔2018〕25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賦予科研機構和人員更大自主權有關政策文件落實工作的通知》(豫政辦明電〔2019〕2號),以及省科技廳、財政廳、教育廳《關于開展減輕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的通知》(豫科〔2019〕14號)要求,結合我省實際,從項目申報、評審論證、過程管理、預算管理、服務保障等方面,提出了14條優化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和資金管理的具體措施。主要內容有:

            一是在項目申報環節,整合精簡項目報表、推行一次報送制度等。對各類計劃項目材料進行簡化,減少不必要的信息填報;項目申報書中單位基本情況表由單位管理員一次填報,各項目申報人不再分別填報;計劃項目管理全過程上網,實現“信息一次填報、材料一次報送”,減少紙質材料報送數量,一般情況下紙質材料(除任務書外)報送不超過2套;項目在擬立項公示前不再報送紙質材料,逐步實現科研人員“一趟都不用跑”。

            二是在評審論證環節,創新項目遴選方式。在一般性項目競爭擇優的同時,探索建立對重大原創性、顛覆性、交叉學科創新項目等的非常規評審機制。對目標導向明確、技術路線清晰、組織程度較高、優勢承擔單位集中的重大科技項目,將探索采取定向擇優或定向委托等方式確定承擔單位。在項目申報及評審條件的設置上,將對涉及“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等簡單量化的做法進行清理。

            三是在過程管理環節,減少各類檢查、評估等活動,賦予科研人員更大技術路線決策權,強化項目績效評價等。實施周期三年以下的項目以承擔單位自我管理為主,一般不開展過程檢查;合并財務驗收和技術驗收等有關程序,開展一次性綜合績效評價;項目負責人具有自主選擇和調整技術路線,自主組建、調整團隊成員的權利;試點實施一次性項目綜合績效評價和項目績效分類評價,績效評價結果作為政策調整、改進管理和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實行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類、技術和產品開發類、應用師范類等項目的分類評價,突出代表性成果和項目實施效果評價。

            四是在預算管理方面,簡化編制要求、進一步下放調劑權限等。簡化預算編制科目,合并會議費、差旅費、國際合作與交流費科目,由科研人員結合科研活動實際需要編制預算并按規定統籌安排使用;開展“科研經費管理綠色通道”改革試點;直接費用各支出預算調劑權下放給項目承擔單位;各項目承擔單位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完善管理制度,及時為科研人員辦理預算調劑手續。

            五是在服務保障方面,強化項目承擔單位和科研人員責任,加強信息公開和科研誠信建設,建立重大創新免責機制等。明確項目承擔單位項目和資金管理的主體責任,修訂完善各項制度,做好項目實施保障支撐工作;加強科學倫理審查和監管;省級計劃項目信息系統開放運行;推行項目管理“四公示”制度;建立試錯、容錯、糾錯機制,讓創新者敢于創新、安于創新、樂于創新;加強科研誠信管理,開展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強調做好項目政策銜接等。

            《通知》是對原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資金管理辦法的補充完善,涉及現行省級科技計劃體系內的科研項目。下一步省科技廳將會同有關部門結合文件內容的具體落實,深入項目承擔單位開展調研,詳細了解項目單位、科研人員的具體需求,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進和完善,為廣大科研人員提供更加便捷、貼心的服務。

        快三官方